日期:2025-06-30 14:28:4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导读
当全球债务突破300万亿美元、多国大选极右翼势力崛起、地缘冲突频发、人工智能以“周”为单位迭代颠覆产业……世界在多重震荡中迎来新秩序重构,我们已然站在“巨变拐点”。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在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看来,正是 “大债务周期”与“五大力量”共振的必然爆发点,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将影响我们的命运。
文章字数6018字
阅读约需15分钟
当全球债务突破300万亿美元、多国大选极右翼势力崛起、地缘冲突频发、人工智能以“周”为单位迭代颠覆产业……世界在多重震荡中迎来新秩序重构,我们已然站在“巨变拐点”。
以上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在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宏观框架中,正是 “大债务周期”与“五大力量”共振的必然爆发点。
在新书《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中,这位传奇投资人用50年实证研究揭示历史规律:债务泡沫从膨胀到破裂约需80年,而当下全球正处于“死亡螺旋”临界点——美中日欧债务/GDP比值均突破历史高位,央行被迫在“恶性通胀”与“债务违约”间抉择。更严峻的是,债务危机正与五大力量深度交织。
达利欧预警:未来5年,爆发全球性债务重组危机的概率高达65%,美元霸权或因此遭受重创。企业、国家与个人若无法识别自身在周期中的位置,将被这股强大的“潮汐之力”吞没。
本书并非悲观预言,而是生存指南:从“狡兔三窟”的风险分散策略,到构建“抗末日投资组合”,达利欧提炼出穿越乱局的永恒原则——“担忧者生存,盲目者淘汰”。读懂这本书,便是握紧动荡时代少有的确定性。
01
一生仅见一次的大债务周期
在过去50年的全球宏观投资生涯中,我的思维方式总是关注经济机制,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多少债务才算过多?”“债务的临界点在哪里?”“国家如何处理债务?”
我的研究发现,存在着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泡沫的破裂。据我观察,自1700年以来存在的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而所有幸存下来的市场都在经过本研究所阐述的机制,并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
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横跨约80 年(上下浮动25 年)——接近一个人的一生,这致使我们难以通过亲身经历认知其规律。
信贷是拉动消费的主要工具,而且易被创造。由于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信贷大量产生时,人们的消费和收入随之增长,多数资产价格上涨,几乎人人乐见其成。因此,各国政府和央行往往更倾向于扩大信贷规模。然而,信贷也会形成债务,而债务最终需要偿还——这就会产生相反的效应:当偿债压力上升时,消费减少、收入下降、资产价格回落,而这样的局面显然无人乐见。
信贷如同兴奋剂,能带来经济快感,这使得市场对信贷创造始终存在偏好。其结果是债务水平随时间不断攀升,以致大多数债务的短期周期性高点和低点通常都超越前一个周期。这种累积效应最终构建起长期债务周期,直至债务因变得不可持续而终结。
由于借贷消费能带来即时快感,因此缺乏约束会让债务及偿债支出像恶性肿瘤一般持续蚕食实际购买力,逐步挤压正常消费空间——这正是长期债务周期的形成本质。
当一个经济体的债务规模过大时,政府不得不继续借新债来偿还旧债;投资者开始意识到风险,债务评级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市场要求更高的利率;高利率进一步增加债务负担,形成恶性循环。这种自我强化的“死亡螺旋”便会被触发,最终酿成债务危机。
债务本质上是一种支付货币的承诺。当承诺总额超过可兑付资金时,债务危机就会爆发。此时,中央银行将被迫在以下选项间做抉择:(a)大量印钞导致货币贬值,或者(b)停止印钞引发大规模债务违约危机。历史证明央行最终必然选择前者—印钞并承担贬值后果,但无论是违约还是贬值,过度债务积累终将导致债务资产(如债券)价值减损。
我们需要牢记的大债务周期顺序:首先,私人部门过度借贷,遭受损失,并难以偿还债务(债务危机);随后,为了救助,政府过度借贷,遭受损失,并难以偿还债务;接着,为了进一步救助,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务并承担损失。作为“最后贷款人”,央行为筹措上述购债资金并救助其他面临困境的债务人,不得不大量印钞并大举购入债务。而在最严峻的情形下,央行将因这些持仓债务而遭受巨额资本损失。
整个大债务周期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
l稳健货币阶段:净债务水平较低,货币稳健,国家具备竞争力,债务增长推动生产力提升,并创造足够收入偿还债务。
l债务泡沫阶段:资金充裕且成本低廉,债务驱动经济扩张,商品、服务及投资资产需求与价格上升,市场情绪极度乐观。
l顶峰阶段:泡沫破裂,债务/信贷/市场/经济将同步收缩。
l去杠杆化阶段:债务及偿债水平经历痛苦调整,最终与收入水平相匹配,债务规模回归可持续状态。
l大债务危机消退:新的平衡达成,新的周期随之开启。
大债务周期仅是“整体大周期”(简称“大周期”)中多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世界秩序正在改变,我们必须理解这些变化,尤其是变化中的五大关键力量。
02
影响世界未来的五大力量
1.债务/ 信贷/ 货币/ 经济周期
信贷创造了购买力,推动资产价格上升,但同时也会带来债务,形成经济周期。我们经历的正是这些周期。一直以来,短期周期始终存在,并且我预计它们将持续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短期周期将累积成“大债务周期”。
短期债务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 6年,上下浮动3年。长期债务周期平均持续时间约为 80年,上下浮动 25年。这些债务周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其他事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提出的另外四大力量。
2.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国家内部存在着短期的政治波动,平均持续时间约为6 年,上下浮动3 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波动会累积成内部秩序的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通常持续约80 年,上下浮动25 年。需要重申的是,我并不是说这些时间框架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们的持续时间存在很大的变数。但我强调的是,它们一直都存在。
当体制无法再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时,它就会失去合法性。这正是秩序瓦解的原因。
3.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正如国家内部存在内部秩序(和谐、生产力和繁荣)和混乱(重大冲突、破坏和萧条)周期一样,国家之间也存在外部秩序(和谐、生产力和繁荣)和混乱(重大冲突、破坏和萧条)周期。
尽管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历过一个多边主义追求和谐、和平共处和平等主义的时代,但如今多边主义正逐渐失去影响力,单边主义正在崛起。随着钟摆朝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单边主义和“适者生存”的方向摆动,全球合作的愿望和现实都在受到侵蚀。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是强者欺凌弱者。这些发展都是我们目前所处的大周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在这样的时期, 联盟关系往往会随着局势的快速变化而迅速改变,胜利比忠诚更为重要。
4.自然力量(干旱、洪水和疫情)
纵观历史,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战争更多,摧毁的秩序也比前面提到的力量更多,而数据显示,干旱、洪水和疫情正在增加,且代价日益高昂。而由于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债务问题,因此能够用于缓解这些问题的资金也远远不足。
5.人类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发明创造
科技的巨大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影响所有领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科技进步与其他4种力量紧密交织。当科技进步得到良好的金融、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时,其发展速度会比在不良环境下更快。但如果科技进步依赖于不可持续的信贷扩张,就往往会导致金融泡沫和泡沫破裂。人工智能只是开端,未来5年我们将在大多数领域见证巨大变化。
03
未来5年,世界将发生巨变
回到我最初的观点,我不知道的事情远比我知道的多。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都会以与过去多次发生时相似的方式、出于相似的原因而出现,尽管会有当代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我看来,这些秩序的变化很可能会继续遵循我所构建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基于过去的规律以及五大力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
展望未来,我相信,即使技术进步的强大力量,也可能不足以压倒来自其他力量的逆风。
更具体地说,我估计当今新技术的积极影响将是过去30年的约150%。根据我的衡量标准,这将使今天的技术革命成为对市场和经济状况影响最大的一次。但我的粗略计算也表明,这种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等逆风。
我相信,未来5~10 年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从现在到那时将感觉像是穿越时空进入一个非常不同的现实。许多现在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会衰落,而那些现在处于低谷的将会崛起。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非常不同,其程度是我们无法预见的。
l两三年后同时发生债务紧缩和经济衰退的风险相当大。
根据我的衡量,美国和大多数主要国家(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和中国)都负债过重,处于大债务周期的后期阶段,不得不经常依赖MP3(通过央行购买债务来为大规模财政赤字融资)。因此,如果不以某种方式控制其长期债务周期问题,那么以主要储备货币计价的债务资产和债务负债发生非自愿性重大重组/ 货币化的可能性非常高——未来5 年内约65% 的可能性,未来10 年内约80% 的可能性。
l当民主制度失败时,专制制度便会取而代之。
在各个国家内部,极右翼、温和中间派以及极左翼之间的民粹主义冲突正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转变(大多是向极右翼方向转变)以及由这些转变引发的革命性变革。
我们现在正在目睹这部充满戏剧性的电影的高潮:唐纳德·特朗普和他的政府团队掌控美国,试图通过“让美国再次伟大”来扭转其衰落。他试图通过重建美国的竞争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国家、行业和公司的领导人,以及广大民众都在努力超越他人。这种竞争现在已经激烈到了一个程度:竞争者甚至愿意消灭对手。
l科技力量从未如此强大,未来几年内还将如此。
我们如今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边缘,在这个新时代里,机器思维将在许多方面对人类思维进行补充,甚至超越人类思维,就如同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劳动对人类劳动的补充和超越一样。
在未来5 年,我们将在大多数领域看到巨大的进步。创造出人工智能能力只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始。
由于这些技术几乎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因此,那些运用这些技术的国家、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业绩水平将存在极大的差异。那些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的主体将获得回报,而那些未能做到这一点的主体则会受到惩罚。
人工智能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国家相对力量的重要技术。除了芯片和人工智能,美国和中国还在许多其他技术领域展开了主要竞争,包括量子计算、基因编辑及其他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太空技术等。中国拥有全球40个最佳计算机科学项目中的20个,在技术竞争方面是美国的一个强大对手。
04
以不变的原则,应对永恒的变化
我对历史的研究告诉我,除了“演化”,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像潮汐般的周期循环——潮起潮落,难以抵挡或逆转。
要想应对这些变化,关键在于了解自己正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并掌握应对这一阶段的永恒和普遍原则。
我所获得的一切成就,主要不是由于我知道什么,而是由于我知道如何应对我所不知道的东西。赌未来就是赌概率,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连概率都不是确定的。
瑞·达利欧在《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和《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分享了几项原则,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些参考。
1.了解所有的可能性,考虑最坏的情况,然后想办法消除无法忍受的情况
首先要确定和消除无法忍受的最坏情况,这是因为,在生活或市场的博弈中,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淘汰出局。
我是从1982年犯的一个大错中学到这一点的,那个错误差点儿将我击垮。在那次痛苦的损失之后,我计算了自身基本需求所需的花费,并努力攒够钱,这样最坏的情况就可以忍受了。
我记得,在我从零开始重新努力的过程中,我经常计算,假如没有任何进项,我和我的家庭可以撑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
现在我有一个“世界末日”投资组合,我知道凭着它,我们就可以度过最糟糕的情况,这是我的基础。
通过阅读本书,你也许可以发现,我设想了很多最坏的情况,包括萧条、货币贬值、革命、战争、流行病、我犯的大错误、健康问题以及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
努力保护自身不受这些及其他因素的冲击,是我的起点。
你可能觉得,我这么关注消除最坏的情况,令人感到消沉,也会使我丢失机会,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么操作具有解放的作用,因为已经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在清楚这一点后)这就让我拥有了安全感、自由度和能力去追求伟大的成果。
2.分散风险
除了确保我考虑到了所有能想到的最坏情况,我还试图通过有效分散风险,为我想不到的地方做准备。
基本上,如果我有一些颇具吸引力又互不关联的下注机会,我就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收益的情况下把风险降低80%。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投资策略,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古老而完善的良好生活策略,我也将它应用于投资。
中国有一个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万一一个地方变得危险,还有其他地方可以去。这一原则在艰难时日救了很多人的命,也是我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最强大且最重要的力量是人们如何相处。
人们如果能够共同应对问题和把握机遇,而不是彼此争斗,就能获得最理想的结果。如果人们将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视为共同的,并且致力于在不互相伤害的前提下为整体争取最好的结果,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取得最好的结果。
但愿这种情形能让人们产生忧患意识,并激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改善现状,这让我想到最后一个原则: 如果你毫无担忧之心, 那就应该感到担忧;而如果你忧心忡忡,那么反倒无须过于焦虑。这是因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担忧会让你有所防备,而对这些问题毫不在意则会让你暴露在风险之中。
愿你找到有效原则,应对未来变局。
衍生阅读
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系列作者瑞·达利欧警世新作!
中文版和英文版全球同步首发
追溯债务根源、理解国家兴衰、探寻秩序规律
解析“大债务周期模型”,阐明决定未来的“五大力量”
洞悉世界运行背后的永恒原则,
每一个身处时代洪流的人,都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站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节点,针对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与货币体系崩溃危机,对世界提出的关键警示。通过对过去100年中35个货币市场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总结了人类历史中反复上演的“大债务周期”及其发展必经的五大阶段,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自然力量、科技力量这五大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冲突与萧条的整体秩序变化。
从《原则》《债务危机》《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到《国家为什么会破产》,瑞·达利欧始终致力于探索事物变化背后那些永恒而普遍的力量。在他看来,个体的生活与工作,组织机构的运行,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兴衰,只有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与进化。在这本书中,达利欧探究的是信贷、债务对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秩序的周期性影响,他不仅直观地展现了债务是如何导致国家破产乃至政体崩溃等危机的,更给出了“和谐的去杠杆化”的重要财政策略。更关键的是,达利欧在通过本书告诫世人,必须重视经验与规律,不能因历史上的重大危机从未在有生之年出现过就轻视了其深层力量,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即将发生。
结合50多年的全球投资实践,达利欧以宏大的历史视角、严谨的数据分析在本书中搭建了一套应对债务危机与大周期的框架,并提供了客观且具体的解决方法,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每个身处时代洪流的个体,掌握不变的原则,应对永恒的变化。
END
作者 | 瑞·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畅销书《原则》《债务危机》《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的作者。
来源 | 本文摘编自《国家为什么会破产》,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编辑 | 智慧云董事会,定位于“高成长企业的外部董事会”,致力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助力企业高速成长。
责任编辑:杨赐 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
配资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